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博|官方网站

新一轮光伏大战一触即发!-z6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Company information

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新一轮光伏大战一触即发!

发布日期:2025-07-14 09:55 浏览次数:

  价值事务所决定推出《医疗全行业投资逻辑宝典》课程限时折扣,只要499元!带你轻松搞懂医药医疗行业和上市公司投资分析

  平静的河流之下暗流涌动,恰如当下的光伏行业,看似平静,但新的一轮大战却一触即发,这一次不仅是N型时代的技术路线战争升级,更是TOPCon阵营内部的生死竞速淘汰赛。

  去年由于隆基、爱旭(尤其是隆基)各种场合不遗余力吹捧BC技术,一度给人造成一种BC马上就要成为N型主流技术的感觉,但那只是错觉,从市场占有率而言,TOPCon才是N型技术浪潮里无可争议的大赢家。据行业里的相关统计,2022年TOPCon的市占率也就5%左右,到了2023年就狂飙到了近30%,去年更是超过了70% ,产能高达800GW,完全是碾压的态势,而去年热闹非凡的BC,市占率连5%都没有。

  但光伏行业频繁的技术迭代属性决定了技术之间的竞争永无止境,甚至不仅仅是技术之间,同一个技术都面临迭代竞争。这不,刚刚取得了N型技术领先优势的TOPCon阵营也即将迎来TOPCon 2.0的竞争厮杀。

  所谓TOPCon2.0,即通过导入全钝化接触、抑制光学寄生吸收、超细栅线等技术,促使TOPCon1.0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进一步提升。

  去年10月份,晶科能源推出了第三代N型TOPCon Tiger Neo 3.0光伏组件,功率达到670W和495W(户用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4.8%,双面率最高可达85%,拉开了TOPCon2.0大战的序幕。

  晶科在今年3月份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进一步做了交流,公司的TOPCon三代(咱们统一称为TOPCon2.0)产品相较行业未升级产品可提升功率20-30W。计划在今年完成40%以上产能的升级改造。同时,公司预测明后年TOPCon产品仍有30W以上的功率提升空间。

  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凯时中国

  根据天合光能发布的数据,该电池开路电压达到了744.6mV,且首次将TOPCon电池效率推升至26.5%以上,创造了26.58%的世界纪录。

  基于i-TOPCon Ultra技术发布的至尊N型组件产品,大版型组件功率高达760W,中版型功率高达670W,小版型功率高达495W,组件效率提升达1.8%,功率提升30-40W。

  天合光能TOPCon2.0组件预计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全面量产交付,第一期规划交付产能10GW,并将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保障充足供应。

  作为四大组件厂商之一的晶澳科技虽然姗姗来迟,但也加入了TOPCon2.0战争,今年1月份推出了 DeepBlue5.0 超高性能组件。

  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

  按公司的说法,DeepBlue5.0 超高性能组件基于晶澳科技Bycium+ 5.0电池技术平台,融合了多项关键创新,包括结构优化、材料增强和电气架构升级等多项高水平创新成果,功率高达 670W,效率达 24.8%。与前代产品 DeepBlue 4.0 Pro 相比,其平准化能源成本 (LCOE) 降低了 4.3%。

  此外,通威也有了TOPCon2.0产品。今年3月份,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宣布,经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测试,在2382*1134mm标准尺寸下,通威TNC-G12R组件正面功率达到682.8瓦(较目前市场同版型量产主流功率提高约60瓦),转换效率达25.28%;在2384*1303mm标准尺寸下,通威TNC-G12组件功率达到778.5瓦(较目前市场同版型量产主流功率提高约60瓦),转换效率达25.06%,再次刷新了TOPCon两种主流版型的组件效率和功率纪录。

  按通威的说法,公司的TOPCon2.0技术已经成熟,已经在小规模量产了,而且将于5月份大规模量产。

  除了晶澳科技并没有比较明确的TOPCon2.0量产和改造计划,根据其他几个TOPCon巨头的规划来看,2025年二季度TOPCon2.0大战正式开启。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凯时中国

  过去两年多,TOPCon凭借综合优势在N型时代独领风骚,市占率超过70%,虽然暂时赢得了P型向N型转型的这一场战争,但高达800GW的产能还是让TOPCon一下子就从稀缺变成了严重过剩,结果就是虽然几大TOPCon巨头赢得了N型技术路线之争的阶段性胜利,但在去年亏损累累,N型转型时代暂时没有赢家。

  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随着几个组件巨头掀开TOPCon2.0战争,其他厂商都得跟上,这种战争无可避免,一触即发。

  但战争很可能主要还是集中于头部厂商,因为TOPCon的升级也不是你想升就可以随便升的,这对TOPCon厂商的软硬件都有全方面的要求。

  硬件层面,升级所需的设备,除了边缘钝化设备普遍需要配备全新的独立厂房外,其他的设备基本都需要在原来的车间里增加,则对于原来厂房和产线有要求,如果此前的厂房布局太过紧凑,就很难升级或者会影响现有的产能。

  软件层面就更是对厂商综合实力的要求了,其他的不说,升级需要的费用就是一大挑战。根据一厂商的数据,目前TOPCon2.0的单GW改造成本大约在3000到4000万左右,而根据晶科能源交流给出的数据,单GW的升级费用更是达到8000万/GW。

  虽然不确定为什么口径出入如此之大,但即使按照3000到4000万单GW的改造费用来算,对于大多数厂商还是沉重的压力,毕竟现在光伏行业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多少厂商都要担心现金流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些厂商因为不具备软硬件条件无法完成TOPCon2.0改造,而且大概率不会是少数。因为按照晶科能源交流上的说法,公司自己的TOPCon1.0产线%产线适合升级为TOPCon三代(即咱们说的TOPCon2.0)。

  从这个维度讲,TOPCon2.0的战争烈度可能不会有想象中那么大,主要集中于几个头部厂商,但这对于行业的产能出清也不是坏事情,刚好借着TOPCon的技术升级淘汰掉一些落后的产能,行业也才有望尽快实现产能出清。

  TOPCon2.0升级战争既是TOPCon内部淘汰赛,同时也是TOPCon和BC技术的持续对抗。

  TOPCon虽然在此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BC凭借更高的转化率以及更加美观,在分布式上更有优势,加上隆基all in,同样来势汹汹,TOPCon阵营也担心自己会被颠覆,毕竟TOPCon颠覆perc也就两年多时间,谁也不敢对新技术大意。

  TOPCon2.0在功率和转化率方面的提升,正是为了弥补自身相比于BC的劣势。不过BC也在升级,隆基的HPBC1.0遭遇失败,按目前官方的说法,HPBC2.0 有全方面升级,最高量产功率可达670W,同等尺寸下,较TOPCon主流组件功率高30W以上,量产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4.8% ,双面率达到75% 。

  从目前两大阵营各自的宣传来看,TOPCon2.0和BC2.0的产能、性能各方面可谓是不相上下,BC单面功率还是高一点点(按晶科能源的说法,就高5w左右),但由于TOPCon有双面率上的优势,双面产品可能比BC还要好一些。不过这里各家说法争议很大,核心还是要看后续真正量产的结果。

  从产能而言,根据几个头部厂商的数据,2025年全年TOPCon2.0的产能大概在60到70GW左右,不过考虑中小厂商也有跟进,也许实际会比这个更多。而BC2.0全年产能,主要以隆基来说的线GW左右。那么上半年的线产能也是大差不差。

  也就是在短期内,双方无论是技术还是产能上都拉不开差距,最终鹿死谁手,还是要看谁究竟更具备优势。

  对了,双方阵营都表示各自的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就意味着战争绵绵、战争无绝期呀.……

0516-86369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