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提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努力。2021年在于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与会国家共同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协议(GlasgowClimate Pact) 》,为保障1.5℃温控目标的落实,进一步明确了一系列目标及路线图。
在一致的气候治理目标下,全球多个经济体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并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目标的关键推手。中国是《巴黎协定》第23个缔约方,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中国在2020年9月正式宣布了明确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即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计划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达到80%以上。
光伏作为应用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装机规模在全球范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由2010年的17.46GW提升至2023年的411GW,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474GW²(图1)。从全球装机量分布来看,中国已崛起成为光伏发展引领者。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中国光伏装机新增装机量由2010年的0.61GW提升至2023年的216.88GW,2023年中国新增装机量约为全球新增装机量的一半,是全球光伏装机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政策支持、技术迭代、规模化等多种因素驱动下,光伏发电经济性持续提升,未来应用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不仅有助于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强劲动力。中国已将光伏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一大亮点。
近些年,海外市场装机需求激增,为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提供了巨大市场机遇。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226.2%,光伏组件出口额达423.6亿美元。2023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25%。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以光伏组件为主,占据了全球光伏组件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欧洲。亚洲和美洲是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分别占据了46%、25%和11%的出口量。
硅片出口量大幅上涨。2023年中国光伏硅片出口额为48.2亿美元,同比下降4.6%。出口量约78亿片,同比大幅上涨45.6%。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仍是中国硅片出口主要市场,占总出口额72.9%(图2)。其中对泰国出口额连续两年大幅上涨,得益于泰国本土市场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以及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等因素的加持,泰国光伏产能扩张迅速。根据亚洲光伏行业协会(APVIA)和全球光伏理事会(GSC)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预计2023年。
Copyright © 2024 尊龙凯时半导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70359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