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企业座谈会提出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顶层设计引领之下,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深度调整,近期显现积极变化。第三方行业数据监测和分析机构显示,以硅料环节为牵引,产业链各主要产品价格止跌回稳,市场活跃度提升,新订单开始增加,光伏行业供需结构优化迈出关键步伐。
作为产业链源头,随着行业自律举措逐步落实,硅料价格企稳态势初步显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万元/吨至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4%。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万元/吨至4.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5.2%。
同时,市场成交活跃度也开始有所提升。硅业分会表示,硅料价格涨势进一步巩固,相较于此前企业普遍提价但实际成交寥寥的局面,上周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约6家企业达成新订单,整体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
根据各硅料企业排产计划,预计市场均价稳步上行的趋势比较明朗。据硅业分会估算,7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在10.5万吨左右,8月份产量将小幅增加至11万吨左右,而同期下游硅料需求也基本维持在11万吨/月左右,市场暂无新增库存压力。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陈天朗表示,目前看,供需面尚未出现根本性变化。整体看,多晶硅已从反内卷政策的筹备期,逐步往落实期过渡,其措施将逐步从产能管控往价格矫正升级。后市,随着成交陆续展开,多晶硅价格或将保持上探趋势。
硅料价格的持续上行,有效传导至中游硅片环节,结束了其长期下行趋势。硅业分会数据显示,主流硅片产品价格本周集体上扬且涨幅较大。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05元/片,周环比大涨22.09%;n型G12R单晶硅片均价1.15元/片,环比上涨15%;n型G12单晶硅片均价1.35元/片,环比上涨13.45%。
硅业分会认为,推动硅片价格上涨主要基于两方面因素。其一,原材料多晶硅成本持续上升;其二,硅片企业严格执行减产降负荷计划,行业供应显著缩减,企业库存降低,提价动力充足。
陈天朗指出,硅片厂商严控产出成效渐显,供需关系好转,去库进度明显提升。另外,在指导价格的强力支撑下,硅片厂商普遍提高报价,以传导硅料价格上涨的成本攀升压力,个别厂商将报价上调至指导价格,但行业普遍成交价格尚未提升至指导价格水平。
此轮涨势亦波及电池片环节。此前一周,电池片主流价格小幅探涨至0.24元/瓦至0.25元/瓦,环比上涨约0.01元/瓦。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认为,由于硅片报价再度上涨,后续电池片价格理应上调以覆盖成本。长期来看,在政策驱动下,电池片行情有望脱离贴近现金成本的底部区间,帮助厂商重回正常盈利水平。
相较于上游和中游的普涨态势,作为直接面向终端电站的组件环节,价格表现相对持稳。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格局。
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部分一线厂商的分销商积极响应行业自律导向,尝试报涨0.01元/瓦至0.02元/瓦,一线厂商实际成交价格中枢约在0.65元/瓦;然而,议价能力较弱的三线及以外厂商,普遍仍采取低价吸单策略,报价区间低至0.59元/瓦至0.63元/瓦。
陈天朗指出,组件环节的价格博弈最为激烈。终端电站已进入市场化竞价阶段,电价下调影响了项目内部收益率,导致其对组件价格上行的容忍度极为有限。下游分销商对涨价接受度低,更倾向于采购低价组件或执行前期合同价格。
展望后市,InfoLink Consulting认为,若硅料高价订单持续落地,将对硅片及下游价格形成正向支撑。尽管终端需求彻底回暖仍需时日,价格传导效果有待观察,但在全行业持续去库存与主动减产的双重作用下,长期下行的压力已获缓解。未来市场走向的关键,将取决于硅料价格能否持稳并延续上行趋势,以及实际成交量能否有效支撑新一轮的报价调整。
Copyright © 2024 尊龙凯时半导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70359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