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半导体行业处于周期下行阶段,相关板块表现不佳,均处于持续震荡调整态势。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自2021年高点至今已累计下跌49.18%,同期半导体设备指数跌幅达26.79%(数据来源:wind,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代码H30184.CSI,半导体设备指数代码8841321.WI,统计时间2021)。
2023年是中国经济疫后复苏的第一年,年初中国经济短暂而强劲的反弹,刺激了金融市场对于全年经济恢复的乐观情绪。然而从二季度开始,各项经济指标出现了走弱,悲观情绪蔓延进而引发市场持续震荡调整。艰难的2023年马上就要过去,2024年半导体行业是否还有机会?下面我们从中长期的逻辑再来梳理一下。
国产替代依然是半导体的投资主线年以来美国对华半导体制裁步步为营,特别是2022年10月,美国对向中国半导体制裁升级,主要针对先进制程芯片制造设备,对128层及以上3DNAND芯片、18nm半间距及以下DRAM内存芯片、16nm或14nm或以下非平面晶体管结构(即FinFET或GAAFET)逻辑芯片相关设备进一步管控。此外在没有获得美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美国国籍公民禁止在中国从事芯片开发或制造工作。
部分领域已经实现了0-1的突破,最直接的体现为相关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分品类来看,当前热处理、CMP、湿法清洗设备
薄膜沉积(CVD、PVD等)、刻蚀设备则处于验证通过和量产快速放量阶段;量测检测、涂胶显影设备则仍处于国产化率较低的认证导入阶段。其次,封测设备端,领域国产化亦在加速,尤其是先进封装技术国产化进程中,传统的封装测试设备(探针台、分选机、测试机、固晶机等)和晶圆级封装设备
大力发展中国本土半导体设计与制造能力,都是构建中国硬科技生态,提升国家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因此,半导体国产替代是一条艰难、但是必须要经历的道路。半导体行业拐点或将显现
半导体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当行业内出现供需矛盾,就会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自2021年开始,由于晶圆厂扩张导致产能过剩,整个半导体行业开始进入去库存的下行周期。当前库存出清已见成效,美国的费城半导体指数向上拐点通常领先半导体企业库存周转天数高点1-2个季度,据统计,在本轮周期中,费城半导体指数向上拐点已出现于2022年底。
金信基金孔学兵认为,在半导体领域,能够突破供应链分裂困境的唯一路径就是国产替代,能够穿越周期波动的更多来自技术门槛较高、研发驱动型前端装备制造类资产如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等,是半导体方向长期投资的灵魂与核心。
展望后市,随着2024年新订单周期启动,全球半导体的资本开支会较今年会大幅改善,国内半导体的市场份额将会因周期叠加国产替代加速渗透而增加,整体机会更加丰富。
风物长宜放眼量,投资需要抓住产业趋势。半导体行业在中国终将崛起,不仅仅是政策推动,更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这是不可逆的时代趋势。
今年9月,孔学兵新管理了一只基金——金信精选成长混合,产品布局方向跟金信稳健策略混合基本一致,但增加了C类份额(基金代码:018777)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的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定投也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基金详情及风险收益特征详阅法律文件及相关公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2024 尊龙凯时半导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70359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