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美国这回真是把自己卡成了笑线亿美元,听起来挺吓人对吧?但仔细看,那是美国国会拿出来说“中国买了我们这么多设备,我们亏大了”。可我查了下,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这380亿美元里将近39%其实是美国、日本、荷兰企业自己赚的营收。意思就是,他们一边举着“国家安全”的牌子,一边还靠卖设备给中国过日子。
你看,从2022年开始,美国几次加码半导体禁令,号称要“卡住中国高端芯片的喉咙”。拜登推出所谓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往产业里砸了527亿美元,还想用联盟形式拉上日本、荷兰限制设备出口。可现实是,中国的芯片进口确实降了,但国内设备订单涨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里写得很清楚:2024年上半年,国产设备在晶圆制造环节的占比从去年的29%涨到了近39%。
我记得路透社在7月份还报道过,美方在内部会议上提到一个“尴尬点”:封锁政策推动了中国在半导体装备领域的自给自足。就连美国芯片行业协会也警告,说再这样搞下去,未来五年中国的中低端设备市场他们都拿不回来了。
我不是说国内没有差距。比如极紫外光刻机,国产还没摸到ASML的水平,这是实话。但也过去两年我们已经能量产28纳米的设备了。上海微电子2024年那台SSB600系列光刻机量产成功,虽然还不算顶级,但能进主线生产,这在三年前谁敢想。
所以我现在特别好奇,美方下一步到底还想出什么牌。EDA软件彻底封死?那国产替代反而会更快。再封设备?那索性把供应链让出去。其实很多美国业内人士自己都在担心,美国的政策太政治化,反而失去了产业判断力。
我不觉得中国现在就能完全自给,但我觉得趋势已经改写了。封锁的尽头,不是封死,而是逼出新路径。那些在车间里试设备、改参数的人,才是真正推动这个行业往前的人。
所以问题回到最开始,如果美国真下狠手把EDA软件彻底掐断,从设计到流片全国产替代,你觉得要几年?
Copyright © 2024 尊龙凯时半导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7035965号